科協發布30項問題難題,涉及前沿科學、工程技術、產業技術
7 月6日,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30 項問題難題,分別為10 個前沿科學問題、10 個工程技術難題和10個產業技術問題,旨在為持續性產出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樹立“風向標”。
為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前瞻謀劃前沿科技領域與研究方向,推動我國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中掌握戰略主動,自2018年起,中國科協發揮組織人才優勢,組織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和高??茀f等,聯合世界相關國際組織,開展重大科技問題難題征集發布活動。
本年度征集發布活動由80 家全國學會共同組織。第一階段由56 位戰略科學家推薦90個問題難題,覆蓋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生態環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進材料、資源能源、空天科技、農業科技、生命健康等十大領域23 個細分方向。第二階段由23位戰略科學家組成終選學術委員會,從前沿性、引領性、創新性、戰略性四個維度嚴格評議,評選出基于密碼學視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論和防護體系等10個前沿科學問題、面向通信與智能融合的智簡網絡技術體系等10 個工程技術難題和芯片間高速光互連(光-I/O)技術產業落地等10 個產業技術問題。
中國科協表示,將持續關注已發布的問題難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覺將學術追求融入建設科技強國的偉大事業,聚焦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原創性、引領性攻關,勇闖“無人區”,探索“0 到1”,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
以下為完整問題列表:
十大前沿科學問題:
流形的拓撲和幾何分類
希格斯粒子性質和質量起源
準金屬替代過渡金屬用于精準合成與催化反應的可行性研究
臺風路徑異常與強度突變
宏觀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形成機理與系統間相互作用機制
基于密碼學視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論和防護體系
多維度、可重構超分子機器組裝
暗能量與哈勃常數危機
作物野生近緣種在提升栽培種抗逆特性的育種潛力
人體微生態與宿主的交互調控機制
展開全文
流形的拓撲和幾何分類
希格斯粒子性質和質量起源
準金屬替代過渡金屬用于精準合成與催化反應的可行性研究
臺風路徑異常與強度突變
宏觀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形成機理與系統間相互作用機制
基于密碼學視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論和防護體系
多維度、可重構超分子機器組裝
暗能量與哈勃常數危機
作物野生近緣種在提升栽培種抗逆特性的育種潛力
人體微生態與宿主的交互調控機制
十大工程技術問題:
復雜模型的設計—仿真—制造一體化算法與理論
深海規?;傻V裝備與環境擾動抑制
區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調水—海水協同利用與治理技術
面向通信與智能融合的智簡網絡技術體系
生物制造復雜器官
煤炭與共伴生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技術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先進航空機載系統能量綜合與智能管理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術
建立基于臨床和多組學大數據的新藥研發體系
復雜模型的設計—仿真—制造一體化算法與理論
深海規?;傻V裝備與環境擾動抑制
區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調水—海水協同利用與治理技術
面向通信與智能融合的智簡網絡技術體系
生物制造復雜器官
煤炭與共伴生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技術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先進航空機載系統能量綜合與智能管理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術
建立基于臨床和多組學大數據的新藥研發體系
十大產業技術問題: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裝備進口瓶頸
超超臨界汽輪機葉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面向深空資源開發的自主采礦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研究
面向產業的智能無人系統自主能力評測系統建設
芯片間高速光互連(光-I/O)技術產業落地
衰老狀態下再生生物材料開發
實現能源電力“安全—低碳—經濟”綜合平衡的路徑
衛星遙感數據的智能化處理與產業化應用
基于合成生物學與AI驅動的智能響應病蟲害生物疫苗
腦功能評估與腦機智能閉環干預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裝備進口瓶頸
超超臨界汽輪機葉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面向深空資源開發的自主采礦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研究
面向產業的智能無人系統自主能力評測系統建設
芯片間高速光互連(光-I/O)技術產業落地
衰老狀態下再生生物材料開發
實現能源電力“安全—低碳—經濟”綜合平衡的路徑
衛星遙感數據的智能化處理與產業化應用
基于合成生物學與AI驅動的智能響應病蟲害生物疫苗
腦功能評估與腦機智能閉環干預
作者丨許子皓
編輯丨張心怡
美編丨馬利亞
監制丨趙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