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在南海劃線后,臺當局也想“上桌”,小馬科斯要怒了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講到,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簽署了一系列關于“海洋區域”和“群島海道”的法律,就是圖謀著將中國的南海海域和相關島礁歸為菲律賓所有。
這一舉動無疑再次激化了南海問題的爭議,也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
菲律賓作為南海周邊國家之一,屢次在南海問題上挑釁我國,美曰其名是要保護自身海洋權益,聲稱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菲施壓,到處叫喚什么菲律賓是中國“侵略行為”的受害者。
這都是菲律賓的手段,每一次中菲海上的爭議升級,都是因為菲方的侵權挑釁引起。
小馬科斯政府此番“動手”,再一次突破“底線”,看來是打不過就想起用“法律”了,試圖借助國內立法來改變南?,F狀。
而菲政府的立法看似用于所謂的“法理基礎”,但實際上不過是將南海仲裁案作為政治籌碼。
眾所周知,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被中國政府堅決拒絕承認,而此次菲律賓才用國內立法來“強化”仲裁結果,無非是想在法理上為其非法主張找一個“臺面上”的說辭。
面對菲律賓的挑釁,中國并沒有選擇沉默,而是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富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首先,中國宣布了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并根據相關法律宣布了黃巖島的領海直線基線。
這種明確主權的聲明不僅是對菲律賓立法行為的直接回應,也是在國際法框架內捍衛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應有之義。
同時,中國海警也發表聲明,強調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揭露了菲律賓軍警在該海域的挑釁行為。
毫無疑問,這不僅是捍衛領土完整的具體行動,更是在用實際行動宣示主權。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始終堅持和平解決爭端,但也絕不會對任何侵害國家主權的行為袖手旁觀。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鼓勵所有國家的海洋主張都應符合國際海洋法。
展開全文
然而,美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選擇性“失明”再度暴露了其雙標心態。事實上,美國從未簽署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總是以此為依據施壓他國。
美國的這種“拉偏架”并不令人意外。南海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通道之一,對于亞太地區的安全和穩定至關重要。
美國顯然不愿看到南海成為“他人的后院”,通過支持菲律賓等方式插手南海事務,也是在維護其自身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就在大陸在黃巖島劃線后,臺當局也想“上桌子”,迫不及待地跳了發聲明。
聲稱聲稱其在該區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并堅決抗拒大陸和菲律賓的“單方面主張”。
臺當局不僅重申支持航行與飛越自由,更強調應依據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和平解決爭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借助多邊對話解決南海問題。
臺當局的此番表態實則透露出,在這一主權爭議中,臺島試圖以“平等地位”重新定義自身身份。
南海問題本質上是圍繞領土主權的糾紛,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始終堅守著維護自身主權及海洋權益的原則。
然而,臺當局希望在這一敏感議題中以“獨立”的身份尋求參與,其實就是借機推動“臺獨”。
實際上,臺灣地區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決定了其必然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臺當局的任何企圖都是無法改變這一基本事實的。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臺當局多次試圖通過發聲提升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但這種努力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在國際社會中,幾乎沒有國家會對此表示關注,尤其是在涉及主權這樣的核心利益時,臺灣的聲音常常是一種無效的吶喊。
民進黨當局,其實是在尋找一種存在感,通過不斷的挑釁聲讓外界關注,但結果卻使自己淪為笑柄。
在國際法框架下,南海的主權歸屬問題早已有根深蒂固的歷史依據。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權益,不僅基于現代國際法,還源于歷史上的實際控制。
通過歷史的視角,我們看到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不容置疑的。而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對南海的權利請求,理應服從全國統一的整體利益。
基于這些背景,臺當局想要以“國家”的名義參與南海事務,無疑是癡人說夢??v使他們試圖操控輿論,以“主權”之名“偷渡”“臺獨”,卻根本行不通。畢竟,臺灣屬于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
還是那句話:執意在“臺獨”這條邪路走到黑,最后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小馬科斯現在麻煩了,他不僅要面對中國大陸,還要應對臺當局,這注定菲律賓關于南海的兩項法案形同虛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