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上海!孕婦被嚇到流產,誰來擔責引發分歧!這東西很多地方都在用……
本文轉自【新民晚報】;
近日
家住上海浦東綠地崴廉公寓的居民陳先生反映
10月9日,其妻子在小區地下機械車庫停車時
一位居民啟動機器致陳先生妻子身旁的車架忽然上移
將其打開的車門壓壞
對于機械車庫內發生的事故
究竟該如何認定責任
陳先生與肇事居民、物業產生了意見分歧
視頻顯示,10月9日傍晚6點22分左右,陳先生的妻子下班回家,銀灰色車輛駛入車庫,但并未立即下車。
1分鐘后,另一位小區居民也來停車,她走向車庫控制按鈕,按動了車位數字,車架移動,隨即壓到了陳先生妻子開著的車門。
從陳先生提供的照片看到,事發之后,轎車車門幾乎報廢,更換維修費用需要1.2萬元,有孕在身的陳太太受到驚嚇,當晚就發生流產,總計損失4萬多元。
記者注意到,該公寓地下有近800個機械停車位,雖然張貼有操作及提醒告示,但現場并沒有物業人員值守。在陳先生的妻子撥打了報修電話,大概在事故發生15分鐘后,才看到有一名保安騎著車過來詢問情況。
對于后續賠償問題,陳先生稱,物業方認為是操作方的責任;操作方則表示自己不懂操作,不負任何責任。
肇事方認為肯定是物業責任更大:“我沒有發現當時有任何異常,也沒有看到有人。這個機械車庫要有管理的,他們沒有給我們做過培訓?!?/p>
展開全文
律師認為
肇事業主和物業均應承擔責任
上海申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楊鄒華:首先,操作立體車庫的業主,她沒有完全盡到安全審慎的義務,來確認整個車庫內沒有人,物業沒有在特種設備操作區中安排專門的操作人員,也沒有對實際操作人員做相關培訓。根據2019年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相關規定,對于這種起重式車庫,物業必須證明,可能操作特種設備的業主都進行了培訓,要留底,要舉證的。
對于此事
網友展開熱議
有網友認為車庫設計問題大
@囧中更有囧中囧:還是車庫設計問題,我這里小區每一組機械車庫都有一個升降柵欄,每個業主都有一把鑰匙,要操作車庫必須鑰匙插入打開柵欄,停好車要把柵欄復位了才能拔走鑰匙,這就保證了同一時間每組機械車庫只能有一個業主操作停車。
@Mini:機械車位就太危險,我就不愿停。
還有網友認為
“物業責任最大”
“3方都有責任”
@低調:物業責任最大。
@吃嘛嘛香不胖才怪:我覺得物業的責任更大一些,管理不到位。
@阿無洪:物業3成,兩方業主各3成,機械車架1成。機械車架停車后不下車是很危險的行為。
你怎么看?
新民晚報綜合新聞坊(作者 吳浩亮)、網友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