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料到!美國突然向中國求和,敵人能變朋友?事情果然不簡單
據財聯社消息,美國財政部發布了2024年7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該報告表明,7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然而,美國最大的兩個海外“債權國”——日本和中國,均進行了減持操作。據報告顯示,中國7月持有的美國國債持倉量環比減少32億美元,總持倉規模降至7765億美元。雖然中國在6月大幅增持了11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增持幅度為今年以來單月之最,但這種增持態勢并未延續。截至目前,中國在本年度累計減持美國國債的幅度約達398億美元。
盡管美國始終宣稱經濟將實現軟著陸,并且公布的諸多數據中也有不少能夠支撐這一說法。過去,美聯儲一直宣稱其核心通脹率的目標為2%,在未達到該目標之前,美聯儲會維持高利率而不降息。然而當下核心通脹率顯然尚未達標,美聯儲卻已開始降息。這只能表明美聯儲所依據的數據并非大眾所見的數據。在降息之后公布的數據想必都是經過修訂的,其目的無非是想讓民眾對美國經濟保持信心。美國無法憑借財政收入償還債務本金與利息,于是只能不斷發行新的債務。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年會期間,中美金融工作組于美國華盛頓舉行了第六次會議。會上,雙方圍繞兩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貨幣金融政策、金融穩定與監管、資本市場、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以及其他雙方關注的金融政策議題,展開了專業、務實、坦誠且具有建設性的交流溝通。中方闡述了金融管理部門為支持經濟穩定增長而制定的一攬子政策,其中包含中國人民銀行用以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工具,也就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與此同時,中方也就相關問題向美方表達了關切。
展開全文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于俄羅斯喀山舉辦。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喀山宣言》里,有兩個關鍵詞備受廣泛關注,即跨境支付體系與“金磚國家證券存托結算基礎設施”??缇持Ц扼w系屬于跨境的金融基礎設施,可將其比喻為一個“高速公路網”。正如高速公路網上有各類貨車、客車穿梭往來一樣,跨境支付體系實際上就是國際金融領域里的“高速公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流動的是貨幣資金。金磚國家若要在經濟金融領域進一步推進合作,必然需要考慮在現有支付體系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在西方國家方面,它們動輒將貨幣用作武器,這怎能不讓其他國家心生畏懼呢?有道是有壓迫之處就必有反抗。金磚支付體系的問世,乃是美元、SWIFT被武器化后的必然產物,可以說美西方是自作自受。一旦美國借美元收割全球的行徑被遏制,未來世界經濟將朝著更健康、更穩定的方向發展。歐美表現出警惕的態度,這恰恰表明它們害怕了,同時也證實了金磚國家的做法是正確的。既然正確,金磚國家就應當加大力度,持續推進去美元化進程。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稱,“美國消費、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資金”的舊模式已失效,不再能夠提升美國的繁榮程度。近期的地緣政治變化也表明這種模式已不合時宜。您是否認同呢?答:實際上,如今我們處于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美國與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還有印度和土耳其之間的關系正發生著巨大的改變。美國和歐洲所面臨的問題在于,怎樣應對這種局勢下的地緣政治挑戰。美國不可能對所有國家都實施制裁。為避免局勢惡化,美國必須與中國友好相處,這其中也包含作出讓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