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印度襲擊了巴基斯坦的核設施”“巴空軍兩架戰斗機被印度擊落”“巴基斯坦的石油和貿易生命線卡拉奇港被印度炸毀”……這些讓人聽著摸不著頭腦的“異世界新聞”每一條都像模像樣,甚至有的還配著詳細的地圖等輔助信息,但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編造的。
據《紐約時報》5月17日發布的一篇報道,在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中吃癟后,印度網上反而彌漫著大量的“勝利式的假消息”,其中包括虛假的簡訊、meme圖(類似中國網絡文化的表情包)、誤導性的短視頻、AI發布的帖文等等。但比假消息泛濫更讓人擔憂的是,過去這類內容還只是在缺少核查機制的社交平臺上傳播,但當前許多印度主流媒體也開始報道這些假新聞。
報道稱,持續四天的印巴沖突吸引了所有印度人的注意力,印度媒體之間比拼報道時效性和刺激性的競爭也已經到達白熱化。由于校對、查證新聞的時間,可能導致一條“最新最勁的新聞被別家媒體率先發布”,許多印度知名媒體都直接播出了未經證實的信息,甚至主動下場編起了故事。
印度邊境安全部隊士兵參加一名在印巴沖突中喪生的警員的葬禮?!都~約時報》
例如,有印度媒體報道稱巴基斯坦核基地遭印軍打擊,并傳言巴方核基地出現了放射性物質泄漏。他們還放出“詳細的地圖”,聲稱地圖上標注的位置就是遭到印軍打擊的地點。
還有多家印度的知名媒體聲稱,印度海軍對卡拉奇港發動了襲擊,印度社交媒體上也大量流傳相關消息。毫不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消息最后都被證實是假新聞,例如所謂“卡拉奇港爆炸”的視頻其實是來自加沙地區。
甚至印度“最杰出”的記者之一、《今日印度》節目主播拉杰迪普·薩德賽也在節目中報道了巴基斯坦戰機被擊落的假新聞。他為此多次向觀眾道歉,表示“目前巴基斯坦戰機被擊落的消息尚未得到證實”,并譴責部分虛假信息是“右翼虛假信息機器打著國家利益的旗號蓄意散布的”,即便是他所供職的專業媒體有時候也會落入陷阱。
對這一現象,專業研究虛假信息傳播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丹尼爾·西爾弗曼表示:虛假信息有時會被用來掩蓋真實情況,但主要還是通過非常容易引起共鳴的內容,來煽動受眾的情緒。他還指出,鑒于印巴兩國歷史上積攢的敵意,相關信息的受眾“已經準備好接受和傳播任何虛假信息”。
展開全文
印度總理莫迪近期進行了直播演講,向民眾介紹印度針對巴基斯坦發起的軍事行動“戰果”。AP
《紐約時報》的報道還將矛頭指向了印度的莫迪政府,宣稱自2014年莫迪擔任印度總理以來,“印度的言論自由一直在遭到侵蝕”。
無論《紐約時報》的這一指控是否屬于借題發揮,但當前印度媒體出現如此多編造成分,印政府恐怕難辭其咎。在軍事上受到不小打擊、與巴方約定?;鸷?,印度政府反倒大張旗鼓地搞起了全國性慶祝宣傳活動,長達10天,以彰顯其所謂“勝利榮光”。
至于印度民間關于“印軍被擊落戰機數量”等質疑,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等政府相關人士則在多個場合保持了沉默和回避的態度。
盡管印度國內還是有部分人希望為改善輿論環境做出努力,其處境也已經變得非常艱難。由于堅持核查和打擊虛假新聞,名為Alt News的印度新聞辟謠機構被另一家媒體提起了誹謗訴訟,其記者也受到了持續的騷擾。Alt News創始人普拉提克·辛哈表示:“信息的生態系統已經崩潰?!?/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