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不許中俄翻舊賬?12:3表決未通過,中方:絕不會忘記血債
近期,據澎湃新聞報道,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舉行“北約轟炸南聯盟25周年”公開會,最終的表決結果令人痛心,15個成員國中,僅有中國、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3國投下贊成票,多達12國選擇棄權,致使這項提議未能進入實際議程。這一懸殊的投票結果,背后隱藏著復雜的國際政治博弈,也讓那段沉重的歷史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俄羅斯(資料圖)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公然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打著“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幌子,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主權國家南聯盟發動了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在這場慘無人道的戰爭中,無數平民的生活被徹底摧毀。據不完全統計,超過2000名平民在轟炸中失去生命,另有6000多人受傷。而流離失所的民眾更是不計其數,達到百萬之眾。城市的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供電、供水系統癱瘓,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與絕望之中。
北約的暴行還不止于此,他們在轟炸中使用了貧鈾彈和集束炸彈,數量超過3萬發。這些武器所帶來的危害是長期且深遠的。放射性微粒四處飄散,給當地人民的健康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在之后的歲月里,南聯盟多個國家的兒童深受其害,5歲前外胚層腫瘤的發病率大幅上升,9歲前惡性血液病頻發,18歲前腦瘤也成為常見病癥。這是北約給南聯盟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是對人類良知和文明的嚴重踐踏。
在這場災難中,中國也未能幸免。1999年5月7日晚11點45分(北京時間5月8日清晨5點45分),數枚北約導彈精準地飛向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隨著幾聲巨響,大使館瞬間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在這場襲擊中,新華社記者邵云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及其夫人朱穎不幸遇難,另有二十余人不同程度受傷。駐外使館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延伸,北約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公然侵犯。
展開全文
美國(資料圖)
事件發生后,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做出回應,發表聲明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北約對此承擔全部責任。然而,美國卻以“誤炸”為借口試圖蒙混過關,編造出“空中云霧干擾”“選擇目標有誤”“所用地圖過時”等一系列荒謬的說辭。但事實勝于雄辯,從美國本土起飛的B-2轟炸機使用了5枚精確制導的重型炸彈,從不同角度轟炸了中國大使館,這顯然是有預謀的行動。
盡管后來美國方面做出了道歉和賠償,但這并不能抹去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也無法改變北約侵犯中國主權的事實。25年過去了,時間或許能淡化一些記憶,但傷痛永遠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如今,在安理會的這次表決中,12個國家選擇棄權,這一態度值得深思。
對于那些棄權的國家而言,或許是出于地緣政治利益的考量,或許是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壓力,但這種行為無疑是對歷史正義的漠視。在國際事務中,每個國家都應該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尊重歷史事實,維護國際法的尊嚴。北約轟炸南聯盟以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行為,是對國際秩序的嚴重破壞,必須得到應有的反思和批判。
美國(資料圖)
中國代表耿爽在現場明確表示,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使館被轟炸的歷史,這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和傷害。中國雖然不提倡以暴制暴,但也絕不意味著會忘記歷史的傷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北約的種種暴行,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讓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霸權主義的危害。
相信在未來,隨著國際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那些曾經犯下罪行的國家,終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而全世界所有遭受過侵害的人們,也終會等到那句遲到的“對不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