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軍:建議盡早在天津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天津北方網訊: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作為天津代表團的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關注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特別是對如何將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方面工作尤為重視。
他介紹,去年,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在江蘇落地,標志著教育改革進入了新階段。這意味著各地政府和高校必須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在創新要素集聚、產業基礎扎實、資本市場活躍、戰略作用突出的區域,結合區域優勢產業,系統化地進行布局。目的就是要以產業需求為牽引,集聚優勢高校和創新資源,有機銜接“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支撐師生創新創業的“雙中心”,實現高校和企業“雙向奔赴”,讓更多高??萍汲晒叱鰧嶒炇?,進入生產一線。
他說,天津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聚焦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積極組織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等“十項行動”,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積極發揮地理位置優越及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高質量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全國率先出臺成果轉化地方條例,構建完善市場化技術轉移體系,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解細繩”行動,形成多部門協同推動、全社會參與成果轉化的良好生態。
然而伴隨著成果轉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解決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的全鏈條貫通問題,如何應對專業人才短缺、啟動資金不足等問題,成為擺在天津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一道亟待破解的課題。
近年來,天津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從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賦權改革、盡職免責等方面提出若干條務實舉措,同時,積極推動高質量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工作,通過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努力破解高校教師“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難題,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對此,陳軍提出建議,國家應持續加大對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資金和項目等方面的傾斜力度,早日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天津中心),打造“立足天津、服務京冀、輻射北方、全國馳名”的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區,建設成為北方高??萍汲晒摹胺趸鳌?,更好支撐高??萍汲晒D化、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津云新聞記者 段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