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辦:40年來我國自然村數量減少約150萬個,鄉村建設不能平均用力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于2月23日發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會上,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一號文件統籌部署鄉村建設和治理重點任務,著力推動鄉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
▲發布會現場
一是提升鄉村規劃建設水平。當前,我國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鄉村人口持續減少,村莊格局加速演變,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1985年至今的40年里,我國自然村數量減少約150萬個,行政村數量減少近50萬個。鄉村建設不能平均用力。一號文件強調,要順應人口變化趨勢,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重點和優先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要強化規劃引領,有規劃,鄉村建設才有章法,避免亂建違建,但這不是說讓村村都去編規劃,有需要的就編,沒有需要的可以不編,在縣鄉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引導或者出臺通則式管理規定,讓建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鄉村建設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考慮地方財力、農民需要和接受程度,重點突出一個“實”字,看看老百姓在用水用電、交通出行、住房安全等方面還有哪些困難,集中力量辦成一批農民群眾急需急盼的實事,堅決反對搞花架子、形象工程。
二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F在絕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硬件”有了明顯改善,差距更突出地表現在公共服務“軟件”上。一號文件針對農民群眾上學看病、養老撫幼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民生關切。教育方面,重點是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辦好寄宿制學校和必要的小規模學校。文件特別強調,全面加強農村學生營養餐管理,確保食品安全和資金規范使用。醫療方面,重點是推動醫療衛生人員和服務下沉,辦好中心鄉鎮衛生院,讓農民看病就醫更加便利。對于那些連續參?;踞t保和當年零報銷的農村居民,通過提高次年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來給予一定激勵,讓參保的農民得到實惠。養老方面,重點是針對農村老齡化加劇的趨勢,聚焦農村養老的痛點,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解決農民養老方面的后顧之憂。
三是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手段和方式,提高治理效能,讓鄉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關鍵是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更好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方面,要給基層賦能。另一方面,要給基層減負。落實黨中央關于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要求,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嚴格控制對基層開展督查檢查考核,讓基層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
四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安寧。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號文件強調,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農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健全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通過建設平安鄉村,著力營造積極健康、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讓廣大農民安居樂業。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潘莉 責編 李彬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