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午評:高開低走!恒指跌0.44%,半導體股繼續活躍,騰訊概念股、內房股下挫
格隆匯1月10日丨港股上午盤三大指數高開低走,市場情緒持續低迷。截止午盤,恒指、國指分別下跌0.44%及0.53%,恒生科技指數跌0.4%。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走低但總體波動不大,美團跌1.8%,快手、京東、百度走低,網易漲1.59%,騰訊勉強翻紅;消息稱拜登再收緊AI芯片出口限制,半導體股芯片股繼續上漲行情,龍頭中芯國際漲5%;避險需求推升金價,央行連續第二個月增持黃金,黃金股全線拉升,紫金礦業漲超3%;游戲軟件股、醫美股、香港本地銀行股部分上漲。另一方面,騰訊概念股集體下挫,遭騰訊連續減持,微盟集團大跌超28%;內房股全線下挫,房企利空引發市場擔憂,融創中國跌超21%,內險股、餐飲股、家電股、中資券商股、汽車股齊跌。
板塊方面
半導體股繼續活躍,中芯國際漲5%。消息面上,據報道,美國拜登政府計劃在卸任前對等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實施新一輪限制。知情人士說,新的規定將對芯片交易設置三層限制,可能最快于周五發布。國開證券認為,半導體為科技角逐重要領域政策端持續強化加速國產化進程。未來圍繞科技領域的博弈或將進一步加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需求尤為迫切。
展開全文
手機產業鏈股部分回升,瑞聲科技漲約2% 手機購新補貼出爐。消息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發布通知稱,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手機等產品購新補貼或拉動半導體需求。預計后面可以看到全國更多地區將手機等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在AI提升了新產品的使用體驗的背景下,預計購新補貼或加速消費者換機。
餐飲股疲軟。華安證券表示,24年餐飲消費呈弱復蘇態勢,11月社零餐飲消費同比+4%,增速環比提升0.8pct,全國層面上餐飲消費券拉動效應相對有限。從當前餐飲消費券實施情況來看,該行預計在實施范圍、持續時間、折扣力度上仍有發力空間。展望25年,若餐飲消費券政策提升推廣力度,B端復蘇可期,小B或成為營收新增量。高盛此前研報指出,11月餐飲業同店銷售額持續疲軟,需求波動。
個股方面
藥明合聯漲約6%逼近歷史高位。華泰證券此前發布研報稱,中報表現看,即使在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下,藥明合聯需求仍舊飽和,1H24公司營收16.7億元,同比增長67.6%,同時儲備訂單合計達8.42億美元,較23年底增長約45.5%,III期、PPQ項目數量均顯著增長。從ADC行業看,據醫藥魔方,7款國內外ADC處NDA階段,我們預計2024年底至2025年有望陸續獲批上市,將帶動CMO需求,且蘆康沙妥珠單抗等多款ADC全球III期臨床的啟動與推進將促進后期臨床生產需求增長。
“中國版樂高”布魯可上市首日一度大漲超80%。根據公開資料,布魯可主營拼塔類玩具,旗下手握“奧特曼”等多個授權IP,被稱為“中國版樂高”。2023年,公司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18億人民幣,占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市場份額的30.3%。此外,布魯可在IPO還引入三位基石投資者,包括景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UBSAMSingapore、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富國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被提出清盤呈請,融創中國暴跌21%。消息面上,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在香港對融創中國提出清盤呈請,定在3月19日舉行聆訊。此前有媒體引述債權人稱,融創中國或將無法按時兌付2025年9月到期的美元債,公司正在研究可替代的方案,但目前還未形成方案。融創中國將進行二次境外債重組,最快今年3月可以有初步重組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