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下場已定!趁在下臺前,給美國人留了幾句話,果然不簡單!
據海峽網報道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之前已暗示,明年不會尋求連任。近期,即將離任的布林肯在美國外交學院發表演講時,口中不斷提及“中國”,并且著重強調了自己任期內組建的“中國組”的重要性,稱該組織能夠“更好地協調與處理”中美關系。依據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的會議實錄,布林肯此次演講的主要目的是“自我吹噓”,在任期所剩無幾之時回顧自己過去三年的“豐功偉績”。同時,他又重彈老調,繼續渲染“中國威脅”。
實際上,早在今年9月布林肯訪問海地期間就已透露,不論此次大選的獲勝者是誰,他都無意于明年繼續擔任國務卿一職。布林肯身為拜登政府的得力助手,與拜登關系向來緊密,自拜登成為美國參議員起,布林肯就一直擔任拜登的顧問。表面上,哈里斯雖是民主黨成員,布林肯也曾對其表示贊賞,但二人私下交情并不深。倘若哈里斯上臺,極有可能對現有的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布林肯放棄國務卿連任也就不足為奇了。
布林肯于演講中著重提及技術對抗的重要意義,且把它當作遏制中國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過去數年當中,美國針對中國實施了諸多科技限制舉措,像出口管制、投資限制之類的,其目的在于削減中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競爭力。2025年即將施行的新規則進一步清晰地限定美國企業和美國公民在關鍵技術領域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涉及軍事技術的敏感區域。而這些舉動背后所反映出的,正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深切的擔憂。
另外,在布林肯任期的最后一年,他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東事務當中。自本輪巴以沖突爆發起,布林肯共計11次出訪中東,然而其對中東局勢的改善作用極其微小,中東緊張局勢甚至越發嚴重,這也致使布林肯飽受批評。從當前狀況來講,布林肯的此次演講,已無法對中美關系大局產生太大的影響。美國政界的多數人士評價他更具“書生氣”,屬于學院派,而非典型的政客。美國大選即將來臨,美國選民也會用自己的選票,對拜登團隊四年來的工作作出評判。
展開全文
據美國媒體彭博社稱,為遏制中國崛起發展,美國多年來持續在高新技術領域對中國進行封鎖打壓,手段包括加征高額關稅、實施出口管制以及金融制裁等,然而歷時六年卻未達預期成效。恰恰相反,由于美國這種無底線的全方位打壓,中國在諸多領域取得了關鍵性突破,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領域最為典型。曾有國外媒體人士如此評論中國智能手機:其在人類發展史上不容小覷。
對于我國來說,應聚焦自身建設,立足國內,致力于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扎根于安全領域。在面臨受損風險時,要保持警覺。要抓住機遇,達成更穩定、更高水平的發展。在具體方向上采取主攻型策略,持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增強反制能力,實現彎道超車,謀求高水平發展并爭取絕對優勢。這是我們需要踐行的,也是應對后續情況的策略。未來兩年是關鍵時期,我們會持續關注并保持警覺。這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然而,正義必定會獲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