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爾曼:烏克蘭當局還幻想著要和俄羅斯進行一場“無限戰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安東·尼爾曼,翻譯/ 薛凱桓】
6月,因為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烏克蘭被人淡忘了很多,然而烏克蘭所面臨的困難并沒有因此減少:
政府人事改組傳聞甚囂塵上,總理什梅加爾的辭職消息引發震動;與此同時,烏克蘭的植物種植者正承受著自然災害與貿易壁壘的雙重打擊——干旱與霜凍天氣重創作物生長,而歐洲貿易商則趁勢向基輔當局施壓,試圖以畸高價格兜售天然氣,令本就因能源缺口而面臨困難的烏克蘭經濟承受壓力;工業仍在下滑,而當局卻幻想著要與俄羅斯進行一場“無限戰爭”,等等。
取消社會保障
烏克蘭的一些部委未能充分履行自身職能,有些甚至與既定目標背道而馳。其中典型代表是社會政策部,該部因一些反社會舉動而聲名狼藉,其歷任負責人幾乎都對烏克蘭社會表現出明顯的輕蔑態度。
社會政策部下轄烏克蘭勞動問題國家服務局、烏克蘭養老金基金和烏克蘭社會服務國家局。自2014年起,該部政策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削減社保支出,2022年后主要靠西方基金運作。
社會政策部長奧克薩娜·佐爾諾維奇最近在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必須打破當下所有社會保障,從零開始重新制定國家社會政策領域的社會契約。許多公民在某種意義上是巨嬰,我們須打破這種哲學?!?/p>
社會政策部現在秉持的是“摧毀一切社會保障”原則。佐爾諾維奇還稱,按時發放的低工資“最令人受辱”,烏克蘭人不應依賴它,而應自謀生路。她是利沃夫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DI)資助。而她的前任安德烈·雷瓦在波羅申科時期就曾指責同胞吃得太多,因為烏克蘭的社會食品開支超過平均收入的50%。
去年,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曾稱,烏克蘭依賴美國(拜登政府)支持來履行社保義務。但美國政府更迭后,特朗普削減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金,導致多項美援項目中斷。烏社會政策部為此感到非常擔憂,佐爾諾維奇期望歐盟和英國來接盤烏克蘭的社保資金。
近期,社會政策部又宣稱需近400億美元恢復烏社保體系。相較之下,北約承諾的對烏武器援助(雖尚未兌現)總額都低于這個數字。需注意的是,該部欲從西方伙伴處拿到這筆巨款,但他們拿這筆錢不是為了漲養老金和社保,而是為了用于修復社會政策部的辦公樓及推動“數字化辦公”。該部將大量撥款用于自身活動,舉辦眾多論壇和會議,制定削減社保計劃和方案。
展開全文
2023年10月2日,烏克蘭士兵在烏克蘭哈爾科夫的一個心理創傷康復中心接受治療。
基輔當局希望西方金主來承擔這筆錢,但美歐已不再為當局提供此類款項。再考慮到稅收崩潰和財政赤字,烏克蘭已無力負擔社會保障的基本需求。
烏社會政策部尤其敵視內遷居民。佐爾諾維奇抱怨約有百萬內遷居民,內遷居民中大部分是老年人,有6.3萬人領取救濟(每月2000格里夫納)。為此,社會政策部幾乎每月都在想法設法取消他們的救濟金。7月1日起,申領救濟規則收緊,內遷居民每月須四處奔波,開具證明,以證明自己沒有獲得其他西方基金的人道主義援助,才能領取2000格里夫納。
當局目前拖欠養老金領取者總共800億格里夫納的賠償,這里的數字還是僅計算敗訴賠償的量。一年以來,養老金欠款增長了20%。法院判決支付欠款的決議被無視,債務年年累積。
除養老金領取者外,孤兒同樣飽受烏社會政策部政策之苦。佐爾諾維奇近期提議試點剝奪已成年孤兒的住房保障。烏克蘭一共有約4.2萬名的成年孤兒,許多人依靠住房保障生存。
當局稱沒有錢為他們提供公租房。多數孤兒沒有家庭支持、社會關系和工作經驗,難以找到高薪工作償還房貸。多數成年孤兒試圖立即離開烏克蘭,這又會使烏克蘭損失勞動力和稅收。
6月24日,烏社會政策部長佐爾諾維奇稱至少有350萬烏克蘭人處于“閑置狀態”,這其中有大量的養老金領取者、殘疾人津貼獲得者及照顧幼兒的女性。佐爾諾維奇不滿因戰斗導致大量人口成為社保救濟的對象,認為應讓他們重返就業市場以免“感覺被歧視”,真實意圖則是想要取消其應得的津貼和社會保障。顯然,烏克蘭無力承擔數百萬殘疾人和陣亡者家屬的應有社會保障措施。
烏克蘭telegram頻道“媒體殺手”評論稱,恢復社保體系不僅缺錢,更缺勞動力。而烏克蘭現在缺的就是人力:年輕男性要么戰死沙場,要么出走海外,為波蘭、德國社保體系作貢獻。
總體而言,烏社會政策部系統性地推行反社會政策。任何關于保護弱勢群體權利的論點在該部都會引發對所謂“蘇聯余毒”的虛空指責,仿佛任何社會保障措施都是“蘇聯余毒”一般必須被摒棄的東西。烏克蘭人的任務是為澤連斯基政權而死,但若僥幸存活,他們也不應索要養老金和救濟金,因為那是“蘇聯余毒”。
政壇震動
最近烏克蘭的輿論場被一條消息震動:總理杰尼斯?什梅加爾即將辭職,由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里登科接任。
這一消息由議員杰列茲尼亞克披露,他因率先向公眾披露當局方面由斯維里登科簽署的“礦產交易”細節而聞名。
據杰列茲尼亞克稱,什梅加爾的辭職將以“自愿”形式進行。澤連斯基否認了這一傳聞,但有關澤連斯基行政主管葉爾馬克的野心傳聞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葉爾馬克多年來一直將實際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掌控整個官僚機構,這引起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雙方的不滿。
但有關什梅加爾的人事調整傳聞并未平息。烏克蘭議員貢恰連科表示,希望任命安全局局長馬柳克為國防部長,并將現任國防部長烏梅羅夫派往美國擔任大使取代現任駐美大使、已經多次被美國方面要求辭職的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隨后,貢恰連科透露,什梅加爾將于7月7日至8日被斯維里登科取代。
杰尼斯?什梅加爾(左)和尤利婭?斯維里登科(右)
與此同時,烏克蘭民族團結部長阿列克謝·切爾尼紹夫也傳出了叛逃傳聞。傳聞的源頭來自國家反腐敗局(NABU)的“特工”對他提起的免職提案和刑事訴訟。媒體后來報道稱當局內部出現了一名“高級別逃亡者”,澤連斯基不得不緊急否認這一消息。
澤連斯基表示,切爾尼紹夫并未逃跑,只是尚未從出差中返回。傳聞稱為了促成切爾尼紹夫返回,澤連斯基派出了其最親密的朋友蒂穆爾·明迪奇前往與切爾尼紹夫會面。媒體報道切爾尼紹夫是明迪奇的人,后者做了大量工作勸返切爾尼紹夫,并向其保證,其刑事案件將從國家反腐敗局(NABU)移交至澤連斯基辦公室控制的執法機構,案件在那里將會不了了之。切爾尼紹夫最終返回,并聲稱有人試圖詆毀他。
無論切爾尼紹夫是否會被關進監獄,還是案件最后真的不了了之,以及政府何時、如何進行人事調整,現在已經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首先,基輔當局的財政基礎正在縮小。財政部副部長奧爾加?齊科娃表示,在過去的六個月里,烏克蘭獲得的資金不到今年計劃用于重建資金的一半:只有74億美元。
來自美國的資金流已經幾乎停止,而且大概率也不會恢復。歐盟尚未決定向烏克蘭撥款多少,也沒有表現出愿意補償美國援助損失的意愿。這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內部對資金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就像一個惡毒的笑話:“兒子,現在你得少吃點?!?/p>
基輔當局的貪婪也并未改變:有報告稱基輔當局每周從烏軍的物資供應中挪用1.37億格里夫納,一年下來就是71億格里夫納。這在每年有5000億格里夫納的對俄戰爭資金缺口的背景下,已經算是一個很保守的估算了。
其次,任命馬柳克為國防部長意味烏軍要放棄更多正規軍事行動,轉而進行更多的跨境襲擊。在前線問題頻發的情況下,基輔當局將加大跨境襲擊力度。邏輯很簡單:如果沒有真正的勝利,那就必須有媒體上的“勝利”。此外,其他地區局勢的升級(如伊朗和以色列)迫使澤連斯基要以越來越扭曲的形式拉住西方,讓他們繼續把目光投向自己和烏克蘭。
切爾尼紹夫案對澤連斯基構成強大的輿論沖擊,揭露了他表面強硬,實則軟弱的真相,他連自己最親近的人和圈子都無法實現完全控制。切爾尼紹夫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例已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