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羨慕:你們澳大利亞人咋買到便宜中國車”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近年來,美國、歐盟、加拿大相繼打著“國家安全”“保護國內產業”等旗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關稅,作為其西方盟友的澳大利亞卻沒有跟隨這一步調,中國電動汽車在該國還變得“無處不在”。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3月4日的報道中談及這一現象時指出,澳大利亞已經沒有汽車產業需要用關稅來保護了。至于對所謂“國家安全”的擔憂,報道提及,作為“五眼聯盟”成員,澳大利亞被美國敦促限制中國聯網汽車,但該國尚未在此問題上作出承諾。一些澳大利亞消費者也對美國熱衷炒作的“監視”不以為然。
美國買不到的車,在澳深受歡迎
在悉尼的比亞迪MegaStore,瓦內薩·法勒(Vanessa Farrer)花費約3.1萬美元(約合22.5萬元人民幣)購買了一臺比亞迪“海獅6”(Sealion 6)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等待著一周之后的交付。
法勒的丈夫利亞姆·弗洛德(Liam Flood)則對比亞迪新能源皮卡“鯊魚”(Shark)情有獨鐘。試駕之后,經營著一家建筑公司的弗洛德立刻斥資3.8萬美元(約合27.5萬元人民幣)買下了這臺車。
這對夫婦發現,在美國買不到的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在澳大利亞受到了歡迎。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前任總統拜登都對中國電動汽車采取了強硬立場。拜登執政期間,美國于2024年將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關稅稅率上調至100%;今年1月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以來,美國又對所有中國產品累計加稅20%。特朗普政府還取消了拜登政府對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支持措施。
美國的盟友也紛紛跟進。加拿大自去年10月1日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附加稅。歐盟則從10月30日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7%-35.3%的所謂反補貼稅。
2025年1月11日,江蘇省蘇州港太倉港區,“比亞迪合肥”輪清潔能源汽車滾裝船進行出口汽車裝運作業。視覺中國
報道指出,盡管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政客試圖保護本國汽車行業免受中國電動汽車沖擊,但對澳大利亞來說,并不會受到什么影響。
展開全文
2017年10月20日,伴隨,通用汽車公司關閉了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汽車生產工廠。至此,澳大利亞境內所有汽車制造廠全部關門停產,澳大利亞汽車制造業宣告終結。
“澳大利亞沒有汽車產業需要用關稅來保護”,《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也讓中國汽車變得無處不在。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約占澳大利亞電動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特斯拉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這一比例將超過三分之二。
比亞迪的發展尤為迅猛。比亞迪澳大利亞經銷商EV Direct首席執行官戴維·史密瑟曼(David Smitherman)表示,去年比亞迪在澳銷量增長了65%。2024年,在澳大利亞銷售的電動汽車中,近四分之一是比亞迪,預計今年比亞迪在澳銷量將翻一番。
美國曾施壓
以開放態度對待中國電動汽車,讓澳大利亞在一眾西方盟友間顯得格格不入。報道指出,比亞迪在澳大利亞的成功對于該國政府來說是一種復雜的情況。
澳大利亞是情報組織“五眼聯盟”的成員,而美國政府除了打著“保護國內產業”的旗號,也多次給中國電動汽車扣上“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帽子。
2025年1月14日,拜登在離任不到一周之際。此舉實際上將禁止中國進口乘用車進入美國市場。
據一位了解內情的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司法部和商務部官員去年10月就向澳大利亞同行通報了情況,敦促他們也對中國的聯網汽車技術進行限制,但堪培拉方面并未做出承諾。
負責網絡安全的澳大利亞內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部正密切關注美國在此事上的進展,積極與美國政府接觸,以了解任何擬議法規的影響。
一些澳大利亞對華鷹派人士也呼吁堪培拉效仿美國,并指責政府將廉價電動汽車和對華關系作為優先事項。熱衷于炒作中國話題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執行董事賈斯汀·巴希(Justin Bassi)聲稱,“這是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巨大安全風險”,“澳大利亞似乎缺席了這場辯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