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沒建先裝了紅綠燈,為何會給人感覺怪怪的?
1月13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一位居民發現,在一小區附近,他發現一塊菜地里設立了交通信號燈和交通監控。對此,唐閘鎮街道閘東村社區工作人員回應稱,視頻中的菜地屬于港勝路南段,地塊已經征收,即將開建,東段已經建好,建設公司在整條路段統一安裝了交通信號燈。(據1月13日極目新聞報道)
路還沒建,交通信號燈就安裝上了,這配套設施的配置速度倒是挺快的。一般來說,配套設施的建設會相對滯后,在主要工程完成后,配套設施才會跟進。一者,施工上有個主次之分;二者,如果主要工程還沒建好,配套設施也不便對號入座。
菜地里的紅綠燈(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當然,配套工程與主要工程哪個先建,并沒有絕對的先后順序。無論誰先建誰后建,要相輔相成為好,二者缺一不可,誰都唱不好獨角戲。經常有配套設施早就建好了,主要工程還沒動工的情形,也有主要工程完工了,配套設施還看不到影子,這都是不正常的現象,只有二者配合密切,在整體工程投入使用時都按時交付,才能相得益彰。只有主要工程沒有配套工程,或者只有配套工程而無主要工程,都會影響到整體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會是建了也是白建,造成工程的浪費。
以道路與交通信號燈的關系來說,道路顯然是主要工程,交通信號燈屬于配套工程。從生活邏輯來說,應該是先修建道路,再安裝交通信號燈,因為交通信號燈是為車輛與行人的通行服務的。如果路都沒修,皮之不存,毛將附焉,交通信號燈安裝了也沒用。
菜地里設立了交通信號燈,居民感到很有趣。這個有趣實際是因為事出反常,給人感覺怪怪的。因為菜地里又沒有車輛與行人,交通信號燈不僅裝上了,還啟用了,黃燈正在閃爍,這能指引誰過馬路,豈不是個擺設。信號燈旁有限速30和禁止鳴笛等交通標志,斜對面則是一根交通監控桿。道路沒建,配套設施倒是一應俱全,從配套設施的辦事效率來看,沒有因為是配套工程就動作拖拉,反倒是搶跑了,不拖后腿的覺悟值得肯定。
不過,這也留下了疑問。雖說該道路是在規劃當中需要建設的,視頻中的田地已經征收并予以農民補償,農民見路還沒修便種上了蔬菜。畢竟路還沒修,這就讓人擔心,將來修路時,先建起來的配套設施是否會影響施工?又是否與規劃中的道路配套得上?如果對道路施工構成妨礙,是否會進行拆除后重新安裝?如此一來,豈不是白折騰一番。如果道路遲遲沒能動工,這先行修建的配套設施是否會是浪費表情?
據介紹,該處交通信號燈不是交警部門負責建設的,是由屬地政府負責建設,交通信號燈完善好之后交由交警部門管理。這個配套設施的辦事效率沒話說,就是希望道路能及時修通,要不然,這配套設施就是孤掌難鳴啊。
(來源:極目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