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編隊涌入南海!解放軍不動聲色,在東風面前一切都是無用功
怕了解放軍?美航母一路開往南海,卻不敢再過航臺灣海峽
最近,美國海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在亞太地區攪動了一池春水,仿佛給這個地緣政治高溫區又添了把柴火。那么,美航母此番大動作,到底有何目的?解放軍會怎樣解決?
1、海外大軍壓境:航母編隊涌入南海
事實上,美航母的這一動向并非孤立事件,而不出意外,又是一出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南海問題視作圍堵中國崛起的重要抓手,此前,集合了四個國家的航母編隊接連奔赴亞洲。
展開來說,意大利“加富爾”號航母首次訪問日本,11月,美國三艘航母齊聚南海,此外,法國的“戴高樂”號以及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也相繼計劃訪問日本。
這直接驚動俄羅斯,隨后其迅速向中國表達關切之情,并直接指出了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圖謀——推動所謂“北約亞太化”,遏制中國。
2、美國的新版封鎖戰略
展開全文
在軍事地圖上,“第一島鏈”這個名詞不容忽視。美國利用這一戰略要地,大打“臺灣牌”,試圖鞏固其所謂的封鎖圈,旨在遏制中國的持續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美航母編隊以前每次進入南海前,都會去臺灣海峽繞一圈,而此次,他們卻罕見繞開這片海域,穿越萊特灣,進入蘇祿海。換言之,美國航母已經不敢貿然靠近臺灣海域。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背后或許是解放軍不斷提升的軍事實力,讓美海軍有所顧忌。
一方面,在東南沿海,中國解放軍設立了多個防空區,旨在強調臺海的核心利益地位,宣示任何外來干涉都將面臨堅定不移的反制。
比如今年6月,“約翰遜”號與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參與完聯合軍演,并未選擇直接穿越臺灣海峽,而是從臺灣東部海域快速通過。原因就是在于當天有多達36架次的解放軍軍機在臺灣附近活躍。
3、在東風面前一切都是無用功
另一方面,解放軍反艦導彈,尤其是東風導彈,讓美西方的一切努力都變成無用功。
此外,美國智庫CSIS也公布未來臺海沖突的戰爭模擬結果,即15次模擬中,臺灣只有5次擊退解放軍,而且還是美軍出手的前提下。
臺灣名嘴蔡正元直言,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工業制造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功全面掌握了在電子、雷達、動力系統、航空技術以及造船等方面的關鍵技能。
這種工業實力的提升,為解放軍裝備現代化武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其作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可以說,解放軍整體作戰能力,能夠與南海周邊十國的海軍力量之和匹敵,甚至有能力威脅到美國海軍的第七艦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