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爺爺先用后付買了54樣東西!” 趕緊查查家人的手機→
近日
一網友反映
自己的爺爺待收貨快遞:54個!
已到貨9個手表3口鍋6個電水壺
咋回事?
爺爺“雙十一”豪氣下單了?
原來各大網購平臺
近期紛紛默認開啟“先用后付”功能
讓爺爺在不知不覺中“激情”下單
這一功能
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展開全文
先使用后付款
“0元下單”
這樣的“好事”
大家為什么“求放過”?
這種支付方式有什么隱患嗎?
能關嗎?
一起了解↓↓↓
隱患不容忽視
?信用風險?:消費者可能忘記付款或忽視付款時間,導致逾期付款,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信用風險?:消費者可能忘記付款或忽視付款時間,導致逾期付款,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財產安全?:可能導致逾期費用和財產損失,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該功能進行詐騙。
?財產安全?:可能導致逾期費用和財產損失,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該功能進行詐騙。
?隱私泄露?:商家可能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
?隱私泄露?:商家可能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
?過度消費?:可能導致沖動消費和過度消費,增加財務壓力。
?過度消費?:可能導致沖動消費和過度消費,增加財務壓力。
官方提示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
“先用后付,免密支付”是一種先鋒的消費模式,它的確有其獨特的優勢。它提供了更長的付款周期,又免除了利息費用,申請方式高效、簡便,適合沒有信用卡或不喜歡信用卡服務的人群。同時,這種方式確實起到引流促銷的作用,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提高了商品的轉化率。
然而,目前的消費體驗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少困擾?!跋扔煤蟾丁币堋耙绘I開通”也要能“一鍵關閉”。 商家像躲貓貓一樣設置取消按鈕,無形中已經剝奪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
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中,也重點細化了經營者在網絡交易、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義務,這對經營者合法依規地提供“先用后付”“免密支付”等功能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江蘇省消保委建議
消費者在選擇這項服務時,應充分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消費習慣,警惕由此產生的過度消費和信用風險。特別是對缺乏自控能力或對信用記錄有需求的用戶,不建議頻繁使用先用后付的服務。家長們更要引起重視,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這項功能的監管。
平臺在消費者開通有信用消費性質的功能時,應采用彈出窗口或紅色加粗等方式醒目提示,將是否開通的選擇權明明白白交到消費者手中,防止賬戶資金被盜刷。在使用過程中,增強對“誤點”操作的再確認提示和售后制度安排,解決消費者“誤點”帶來的退貨、退款舉證困難。同時,優化簡化取消流程,保障消費者的后悔權。留住客戶依靠的是平臺的信譽和口碑,而不是技術上的重重障礙。
電商銷售的繁榮,需要多種營銷模式百舸爭流、充分競爭,更需要平臺、商家、第三方支付渠道的誠信經營,共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支付市場秩序。
多平臺關閉教程
>>>>
淘寶平臺
step 1.我的淘寶
step 2.右上角設置
step 3.先用后付設置
step 4.關閉服務
step 5.確認解除
>>>>
拼多多平臺
step 1.個人中心
step 2.設置
step 3.先用后付設置
step 4.關閉先用后付
>>>>
京東平臺
京東平臺“先用后付”功能不默認開啟,在付款頁面,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付款方式。
更多閱讀
專欄閱讀
來源丨江蘇新聞 央視新聞客戶端 江蘇省消保委 極目新聞
編輯丨胡婧攸
審核丨曹芳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