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合法不代表提拔合理、能力合格 | 頂端快評
頂端新聞評論員 張恒
連日來,江西吉安市萬安縣3名“95后”年輕女干部,擬提名鄉鎮人大副職引發熱議。三人均為在職大專學歷、事業編直提副科,更是引起一片質疑。
干部任前公示截圖
根據頂端新聞的追問,吉安市委組織部回應稱,三人均是通過“五方面人員擇優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考試”入選擬提拔名單,符合“鄉鎮在編在崗滿5年的事業編人員、大專以上學歷、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報考條件。
但問題是,程序合法并不意味著實體正義,不代表提拔一定合理、過程一定公平。事實上,萬安縣委組織部11月9日發布《情況說明》后,網絡上仍有很多質疑聲音。
從學歷上說,本次提拔存在潛在不公平。目前公務員考試絕大多數崗位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即使本科學歷考上縣級以下行政編,5年內提拔副科也非常不易。尤其在基層單位,仍有大量本科、研究生學歷的公務員等待提拔。
從年齡上說,如此年輕就提名鄉鎮人大副職,并不多見。引起爭議的3人年齡在25歲~27歲。如果正常讀完本科,25歲時剛走上工作崗位兩三年;如果讀了研究生,25歲的年齡可能尚在校園中。當接受更高學歷的人準備起跑,她們已經到了半山腰,難免又讓大多數人感到不公平。
從透明度上說,萬安縣本次回應無法平息爭議。近年來,干部選拔屢被質疑,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地區公開透明度不夠。本次萬安縣委組織部回應后,輿論還在發酵,當地應該有所警示。比如,三人的考試成績、工作貢獻、口碑等更詳細情況,應該進一步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很多干部升遷時被輿論“翻舊賬”。如果現在留下一筆糊涂賬,對三位干部后續的工作發展也不利。
程序合法而實體缺失正義的情況并不少見,要想平息這場輿論,萬安縣應當繼續回應公眾質疑。公開透明,才是體現公平公正的最好選擇。
頂端報道>>>
六問“3名95后大專學歷女干部被提拔副科”
來源:頂端快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