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干三年
格力電器盈利能力依然出色,但營收已連續七年徘徊在2000億元左右,擺在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面前的任務依然是尋找新增長點
文| 《財經》記者 韓舒淋
編輯 | 馬克
董明珠開啟了她在格力電器(000651.SZ)的第五屆董事長任期。
4月22日,格力電器發布多份董事會換屆選舉相關公告。公告信息顯示,當天下午,格力電器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對第十三屆董事會成員進行選舉投票,包括董明珠在內的5名非獨立董事和4名獨立董事全部當選。之后,新成立的第十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的選舉結果,選舉董明珠為公司第十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
董明珠出生于1954年8月,即將年滿71歲。
這一結果并不意外。2月24日,格力電器董事會十二屆二十六次會議提名了新一屆董事會名單,董明珠位列其中,彼時,外界已預計她將繼續連任董事長。
董明珠外,新一屆董事會的5名非獨立董事中,張偉和張軍督是上屆董事會成員連任。其中張偉是格力電器高管,此前任格力電器黨委書記,2019年1月起任格力電器董事至今。新一屆董事會成立后,張偉被董事會聘任為公司總裁,此前總裁一職由董明珠兼任。
張軍督則是格力電器經銷商背景的董事,1999年起任浙江通誠格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2012年8月至今任浙江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他從2012年5月起任格力電器董事至今。
另外兩名非獨立董事則是新當選的董事。分別是2019年12月加入格力電器,現任格力電器副總裁的舒立志,和2008年加入公司,現任公司總工程師、總裁助理的鐘成堡。
新一屆董事會的4名獨立董事中,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秋生為上屆獨立董事連任。另外3名獨立董事均為新當選的獨董,分別為東南大學首席教授程明,空調、制冷領域專家李紅旗,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翁國民。知名學者劉姝威曾自2019年起連續兩屆當選格力電器獨立董事,此次未獲提名續任。
展開全文
格力電器是中國白色家電巨頭,相比另外兩大白色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的特點是空調營收占比突出,優勢明顯,但多元化業務拓展長期未有顯著效果。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74.14%和78.41%。
董明珠自2012年接替朱江洪執掌格力,迄今已有13年??v觀13年間格力經營業績,2018年是一道分水嶺。之前的6年,格力營收翻倍,從千億規模增長至突破2000億元大關,利潤增了將近3倍,從74億元增長至262億元。
這期間格力的增長,既得益于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對家電的需求,也得益于格力在空調領域的產品技術積累和渠道策略。借助空調市場龍頭品牌的溢價,格力的盈利能力也是白色家電巨頭中最突出的。
2012年-2024年白色家電三巨頭總營收、歸母凈利潤變化圖(格力電器尚未披露2024年財報);來源:Wind,制圖:韓舒淋
2018年后,格力營收增長陷入停滯,在2000億元左右的規模停滯至今,疫情期間還曾出現下滑,直至2023年才重回2000億元營收。在此期間,得益于空調市場的品牌優勢,格力依然維持了不錯的盈利水平。但規模上,2020年中開始,格力的空調業務營收已經低于美的。
格力電器尚未披露2024年財報,據2024年三季報,格力電器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474億元,同比下降5.39%,歸母凈利潤220億元,同比增長9.3%,盈利能力依然出色,但營收規模小幅下降。
房地產市場萎縮,家電市場增速放緩是格力整體增長放緩的重要外因。內部而言,格力的諸多多元化努力,都還未能取得在空調領域的成功。多年來,格力在手機、小家電、機器人、工業品等多個領域做過努力,也曾試圖收購銀隆入局新能源汽車,但被股東大會否決,營收占比將近八成的空調業務,依然是格力電器的核心業務。
與之相比,美的集團首先在空調之外的生活電器多元化成就顯著,據奧維云網數據,2024年,美的集團在空調之外的8個生活電器品類線上線下份額均位列第一。
家電之外,美國通過收購庫卡、高創、科陸電子等工業領域公司,以及發展自身的電機、壓縮機等業務,拓展了工業業務的規模。2024年,美的集團總營收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090億元,其中新能源與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等業務構成的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營收規模突破千億元,達到1045億元,在總營收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隨著董明珠開啟第五個格力電器董事長任期,以及近期渠道領域“董明珠健康家”專賣店的陸續更名開業,體現出董明珠依然維持著對格力電器的掌控力,對公司經營而言,也維持了管理團隊的穩定。
而擺在格力電器新管理層面前的挑戰,依然是如何找到空調之外下一個增長點。
責編 | 楊明慧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