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考中招有這些大變化!取消生物地理,總分降為630分;體育中考滿分增至50分
本文轉自【瀟湘晨報】;
記者 | 沈顥 通訊員 | 鄧瓊
問:這次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推進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政策部署要求、回應社會關切、減輕學生負擔、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舉措。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市結合本地實際研制《實施辦法》。
一是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督逃龔妵ㄔO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有序推進中考改革”,要求樹立科學的教育評價觀,防止和糾正“分數至上”等偏差,回歸育人本源。今年省委也將“推進基礎教育考試評價改革”列入2025年重點改革事項。
二是破解教育發展難題。我市自2006年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建立完善了“學業成績+綜合素質”的中考中招制度體系。當前面臨學業負擔重、教育焦慮等挑戰,同時還存在國家課程落實不到位、音體美勞課程邊緣化等問題,亟需深化中考改革破解這些教育難題。
三是借鑒其他城市做法。近年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在中考科目設置、高中招生錄取規則、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為我市推進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
本次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核心意義在于:一是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學設置中考錄取計分科目和分值,不斷提高中考命題質量,落實減負提質;二是完善高中錄取規則,整合高中錄取批次,優化指標生分配辦法,規范政策性優待項目,促進教育公平;三是加快高中內涵建設行動,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有序提高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緩解人民群眾升學焦慮;四是統籌推進“雙減”落地和教育質量提升,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推動基礎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問:長沙將生物學、地理調整為考查科目,不計入中考總分,勢必錄取總分將減少,請問是否會增加考試難度來提高區分度?是否會導致生物學、地理學科邊緣化,甚至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銜接和人才培養?
展開全文
答:第一、關于試題難度。中考試題結構、題型題量、難度系數等核心指標保持不變。命題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點,聚焦主干知識、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命題內容不超課程標準,不與奧賽內容掛鉤,不出偏題、怪題,確保試題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第二、關于學科地位。生物學、地理雖然調整為考查科目,但仍然是初中畢業認定和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指標。教育行政部門將定期開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與課程實施評估,確保兩門課程開齊開足課時、規范教學實施,切實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要求。
第三、關于學段銜接。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生物學、地理學科在初一、初二年級完成國家規定課時教學,初三年級原本沒有開設課程。學生只需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科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即可為高中階段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關于人才培養。生物學、地理調整為考查科目,將有利于指導學校開展探究性、實踐性和跨學科主題學習,避免機械化刷題,推動課堂教學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型,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問:政策發布會中提到,公辦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采用“均衡分配和統籌調配”的方式進行分配,具體怎么理解?為何從2028年才開始實施?
答:為尊重考生意愿、增加考生選擇,我市參照其他城市做法,結合本地實際優化了指標生分配辦法。
自2028年起,我市城區將長沙市第一中學(含新校區)、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含新校區)、長郡中學(含新校區)、雅禮中學(含新校區)、明德中學、周南中學、長沙市實驗中學、南雅中學、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指標生計劃,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均衡分配到城區每一所初中學校,實現“校校有指標,生生有機會”;其他優質普通高中的指標生計劃,采用“統籌調配”的方式,結合實際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給每所初中學校統籌調配3-5所。每位符合條件的考生最多可填報2所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志愿,讓考生有更多機會升入心儀的優質高中學校。
舉例說明:例如,改革前,A初中學校第一類指標生計劃只分配長沙市一中、湖南師大附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4所中的一所,假設為長郡中學40個指標生計劃;第二類指標生計劃分配明德中學、周南中學、長沙市實驗中學、南雅中學、麓山國際實驗學校5所中的一所,假設為周南中學60個指標生計劃;第三類優質指標生計劃只分配其他11所優質普通高中中的一所??忌顖笾笜松驹笗r,只能選擇三類優質普通高中學校中的1所填報。
為了便于理解,改革后,假設在畢業生人數和優質普通高中學校數量不變的前提下,A初中學校第一類指標生計劃數還是40個,但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調整為長沙市一中、湖南師大附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每校各10個指標生計劃;同理,第二類也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調整為明德中學、周南中學、長沙市實驗中學、南雅中學、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等5所學校各12個指標生計劃;第三類則采用“統籌調配”的方式,由原來分配11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中的一所,調整為統籌分配3-5所。與此同時,2028年考生填報指標生志愿時,可以選擇三類優質普通高中學校中的1-2所填報。
指標生政策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舉措,也是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體現,目的是使每一所初中學校的學生都有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我市將指標生計劃采用“均衡分配和統籌調配”的方式均衡分配至初中學校,從2028年實施,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保障政策平穩過渡。從2025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一學生開始適用新政策,避免因政策變化影響教育選擇。二是破除原有招生限制。通過優化指標生分配方式,擴大學生升學選擇范圍,也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問:請問為什么從2026年開始,體育中考從40分增加到50分?
答: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形成激勵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有效機制”。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2024年,湖南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生全員文體活動的意見》,明確要求“逐步提高中考體育成績權重達到8%以上”。因此,我市自2026年起,將體育與健康分值由40分提高至50分,同時在省廳指導下,將進一步改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引導學生更加重視體育鍛煉,在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助力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