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老人喝中藥抗癌湯腫瘤消失?論文疑點要先解釋清楚
文| 唐凱蘭
74歲的林大伯患有右肺腺癌,還伴有淋巴結和腎上腺多發轉移,腫瘤已經發展至Ⅳ期。廈門市中醫院治療團隊根據林大伯的身體情況,為他制定了一款“宜肺扶正抗癌湯”。經治療,林大伯咳嗽、氣喘、咯血等癥狀基本消失,半年后CT復查發現右肺原發灶腫瘤完全消失。近日,這個純中藥治癌案例成功入選國家成果庫。
這是新聞媒體刊發的報道內容。不意外地,這一顛覆性的治療結果迅速引起了科普博主及專業醫生的關注。廈門中醫院治療團隊撰寫并收入中醫藥臨床案例成果庫的論文,成為重要的分析依據,而論文的諸多問題也引起了關注和討論。
論文對被診斷為晚期肺癌的林大伯病史,有過簡單描述。他于2024年3月初確診,5月底才去廈門中醫院腫瘤科首診。一個明確診斷為肺癌中晚期的病人,中斷了兩三個月才正式就醫,隨后只進行中藥治療,就讓腫瘤消失。他的治療過程究竟怎樣,讓人很好奇。
可仔細閱讀論文后,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一連串的低級錯誤讓人大跌眼鏡。比如,科普博主@莊時利和 指出該論文的三張配圖,存在編輯錯誤和不規范?!皥D1說明寫的是患者病理報告,然而實際配圖是腫瘤標記物;圖2說明寫的是CT變化情況,但放的也不是CT影像,而是圖3說明的腫瘤標記物?!闭撐淖髡呒捌渚庉嫷鸟R虎草率讓人不安。
也許有人說,論文寫得好不好不重要,關鍵是“宜肺扶正抗癌湯”治好了林大伯的肺癌,不看論文看療效,治愈就是真理。說這種話,帶著對癌癥治愈的迫切希望,心態完全可以理解。只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論文反映的治療“實踐”存在疑點,它的撰稿人團隊就有面向社會答疑的義務。只有準確規范的表達,才能讓案例價值,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
核心疑點是,論文標題中“完全緩解”的論斷,被它的表述內容證明并不成立?!巴耆徑狻笔且粋€醫學標準術語,指的是所有病變全部消失??烧撐奶峁┑牧执蟛?024年CT圖片,顯示左肺上葉還有病灶,且腎上的轉移瘤也沒有消失。此外,關于客觀療效的指標,論文只列舉了單一的腫瘤標記物,其他重要指標沒放上去。
這篇論文起了一個鼓舞人心的標題,可論文正文沒有充分地證明它。
論文開篇就有“肺癌癌”這樣的字詞錯誤,另外還有文獻引用與內容對不上、配圖紊亂、作者無法自圓其說……如果無視這些錯誤,只說質疑是“挑刺”“西醫嫉妒中醫”,那這種辯護不僅不恰當,還可能是危險的。一篇論文既然被“國家級”臨床案例庫收入,在別人眼里,它就有了權威色彩。若其疑點不被徹底審查,有癌癥病人信了,停止規范治療,不知會產生何種后果。
就論文存在的種種錯誤、自相矛盾,合理推測林大伯這個案例的真實診療情況,已經是相當委婉的否定表態了。論文作者但凡有一點職業自尊,面對這些質疑,都不該沉默不語。而收錄本論文的中醫藥臨床案例庫及中華中醫藥協會,更有責任做出回應與交代,無關立場和觀念紛爭,搞清楚事實是起碼的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