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省級黨委書記,前往“中國南大門”調研
撰文丨余暉
1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赴崇左憑祥市調研。
2024年12月31日,陳剛接替劉寧,履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委員、常委、書記。
前往“中國南大門”
對廣西來說,做好“邊”的文章十分重要。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唯一具有沿海、沿邊、沿江優勢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是我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省份,是國家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梢哉f,這里“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
2023年12月,在結束對越南的國事訪問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西要“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將更有利于廣西的開放發展”。
事實上,這些年廣西持續推進與越南的合作,越南已連續25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
就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之后,陳剛也特別關注“邊”的文章。
2024年12月31日舉行的全區領導干部會議上,剛剛履新的陳剛在表態時提到,走活擴大開放這個廣西高質量發展的“棋眼”;助力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1月6日,陳剛和藍天立一同到了崇左憑祥市。
崇左市地處祖國南疆,2003年8月掛牌成立,是廣西最年輕的設區市,也是我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憑祥市與越南一省三縣(諒山市、文朗縣、高祿縣、長定縣)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調研期間,陳剛、藍天立強調,發揮好崇左獨特區位優勢,做好“邊”的文章,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
展開全文
已基本建成
做好“邊”的文章,需要發揮口岸的作用——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對外交往和經貿合作的橋梁。
陳剛、藍天立調研的其中一地,就是憑祥友誼關口岸,這里是中國連接越南并通往東盟國家最大的陸路口岸。
陳剛、藍天立詳細了解了中越智慧口岸總體規劃建設、邊境貿易發展等情況。
政知君注意到,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項目于2023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是中越首個跨境智慧口岸項目,采用衛星導航、集裝箱無人駕駛運輸、自動化吊裝和智慧指揮調度。
2025年1月7日,《廣西日報》提到,中越友誼關-友誼貨運通道智慧口岸中方項目已基本建成,正在緊張調試,口岸正式通關后將實現24小時“不打烊”“零等待”,大幅提升通關效率。
在這里,陳剛、藍天立要求,加強與越方友好溝通對接,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和口岸競爭力。
“自治區商務廳、南寧海關等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推動智慧口岸早日投入運營,搭建促進中越務實合作的橋梁,更好地發展雙方貿易往來,促進雙方民間友好交流,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造福兩國邊境群眾?!?/p>
評論